发布时间:2017-05-31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8144
综合管理部 周文辉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财富是生产资料的富足。实现财富的途径,简而言之就是“按劳分配”。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他在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中提到,人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将会实现由按劳分配变为按需分配的转化,旧的社会分工将消失,人类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从亚当.斯密到马恩体系,“财富”实现了由“物”到“人”的发展。当前中国已由“农业”大国转为“制造业”大国,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智能化时代的腾飞,更是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人的个性发展与精神追求越来越多的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一方面使人能顺利地从事生产劳动,从而生产产品,创造价值。在这里,创造者是“能力”,而执行者是“劳动者”。另一方面,人的能力是技能、发明与创造的前提,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的前提。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人才”的深度与广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一、人才的科技化管理成为新焦点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能因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外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做很多人的工作。”
亚当.斯密的认为提高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合理的分工以及增加生产性劳动,而减少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劳动。虽然亚当.斯密在编写著作时,还没有互联网思维与人工智能化这一说,但这样的论述,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来说,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作为中国制造业巨头企业,富士康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进前30,可见其实力非同一般。其低成本的竞争力通过妥善的管理和领先的科技得以实现。在许多企业对大数据应用还一脸迷茫时,富士康已经应用大数据管控生产流程,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并进行自动管控,通过全智能工业互联网体系,重新连接整合生产制造环节,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升级。然而,这些输送给苹果、戴尔、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公司的产品制造者多为来自基层一线的劳动者之手。这充分说明了劳动者技能的可塑性。通过专业化的训练与日积月累的技能训练,精湛的技艺可以在沉淀中积累出来。而科技化智能化的管理与亚当.斯密的第三点相类似,在当今时代,成为另外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
近年来不断涌起的技术竞争与专利风波,其背后隐藏的是高端人才的竞争。核心技术与专业人才的已成为新的竞争资源,助推商业竞争不断升级。人才的争夺与科技化管理的竞争,已取代传统商业竞争中物质资源的争夺,成为新时期市场竞争的新焦点。
二、企业文化成为可持续发展新增长点
著名的“斯密悖论”衍化而来的是平衡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斯密认为解决“斯密悖论”的关键在于“使分配链最底层的人民拥有富足的生活资料。”即解决劳动者的经济基础来源与衣食住行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能将人心留住,将员工的情感需求沉淀下来,就是企业的人文建设与人性关怀。
在企业的生产制度中,劳动力的需求输出,就如同拉动橡皮筋,过轻无法保障生产,过重无法保障可持续发展。员工基本利益的保障是劳动力输出的基本度量。企业的人文关怀是激发新生力量,凝聚合力,提供可持续生命力的新增长点。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高端人才的培养是在改革潮流中锐意奋进的“新利器”。更深刻的理解与尊重人才的发展,给予施展与发挥的空间与平台,作为凝聚公司持久发力的重要手段,营造出适应孵化创造力与人性发展的人文环境。从“物质富有”发展为“精神富有”。合理用人、善于用人、留住人才是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的真正来源,这也是“财富”的真正含义。
三、人才驱动体制创新
亚当.斯密主张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通过合理的劳动分工提高生产力,最终实现生产资料的合理分配。这种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资产化,容易加速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资产所有者与劳动之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表明,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平衡,传统自由主义经济遭到挑战。
凯恩斯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及通过扩大政府职能来提高有效需求。通过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温和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可有效刺激需求的产生。卡尔.波兰尼反对将“人”与“环境”完全资产化,开创了环保主义的先河。他主张一方面政府应给予市场经济充分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国家必须不断调整货币和信贷供应,以避免通货膨胀及萎缩的双重危机。提出了以自由放任的动向扩张市场,以保护主义反向防止经济脱嵌的“双重动向”理论。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度并存的国情背景下,我国经济整体朝“绿色”、“和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从宏观经济发展看来,这既是一种体制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宏观体现。
“服务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顺应国家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这一光荣的使命,必将由一批具有责任担当意识的人才来实践!